广东青年摄影家协会欢迎你   现在时间:

首页 > 往届创作团花絮 > 广东省青摄团新疆创作侧记

广东省青摄团新疆创作侧记

来源:广东青年摄影家协会 作者:省青协秘书 点击量:5358 时间:2010-11-30

行走在秋季的天堂——
随广东省青摄团新疆创作侧记(作者:王丽君)

925日随广东省青年摄影协会踏上了十一天的金秋新疆深度摄影创作之旅。
俗话说不到新疆,不知道新疆之大;不到北疆,不知道北疆之美,当然我们这次的路线就是北疆的金秋之美。从乌鲁木齐出发经塔城地区,沿阿勒泰地区边境绕一周,到昌吉的木垒,然后回到乌鲁木齐。为了这条特别的摄影线路,为了让我们最大限度与每个创作点的最佳拍摄时间相遇,省青协没少费周折。沿途的创作点有乌尔禾的魔鬼城、白哈巴、喀纳斯湖、禾木村、五彩滩、可可托海和木垒县的胡杨林。拿到行程表后,我做足了功课,一路的美景和民俗民情都查了资料,对此次行程的艰辛也做了充分的思想准备,但跟团一路走下来才知道北疆秋日的美丽风光无法用资料来描绘,才知道摄影人的酸甜苦辣无法用想象来准备,才知道这条线路的安排是何等的合理与美妙!
“ 英文摄影 Photography 一词是源于希腊语 φως phos(光线)和 γραφις graphisγραφη graphê(绘画,绘图),两字一起的意思是以光线绘图。是指使用某种专门设备进行影像记录的过程,一般我们使用机械照相机或者数码照相机进行摄影。有时摄影也会被称为照相,也就是通过物体所反射的光线使感光介质曝光的过程。看了这段对摄影的解释后,我对这次每天披星戴月的行程安排有了理论上的理解。当我从影友的镜头中看到因为光线的不同景色呈现出不同震慑人心的画面时,也慢慢明白了追对摄影人的重要性。新疆地域广袤,两个创作点相距几百公里,所以每日的舟车劳顿是少不了的。创作点又大都是偏远乡村,没有现代化的设施,生活的不便是可想而知的。每天都要赶在日出之前到达最佳拍摄点,新疆的昼夜温差很大,天没亮的山区气温是0℃左右,早起的摄影人穿着冲锋衣,背着几十斤重的器材,在清冷的月光下徒步跋涉,一般的拍摄点都在相对较高的山坡上,我不负重到达摄影点时已经是气喘吁吁,身负几十斤器材的摄影人大多已经是汗湿了内衣。他们选好角度,支好三角架,在等待日出之时才得以喘息。当晨曦透过云层在山顶倾泻第一丝光芒时,快门咔嚓声就响成了一片。傍晚为了在落日的斜阳下拍摄,晚上十点多用晚餐是家常便饭,但欢快的快门声里却是喜出望外的赞叹和满足。在每个摄影点放眼望去满是摄影人及他们的器材,场面蔚为壮观。
逐光而摄的影友如同追日的夸父,从早到晚不知疲倦。为了取得一个好的角度,他们或蹲、或侧、或躺、或卧,把身体的柔韧性发挥到了极限;摄影人用镜头追寻着内心圣神的殿堂,释放着在钢筋水泥中的压力;用镜头展示着大自然的魅力,诠释着内心独特的见地;用镜头记录着瞬间的美丽,挥洒着澎湃的激情。每个摄影人都是艺术家,他们用镜头描绘着内心与外界碰撞出的火花,用不同的手法、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理念来诠释同一个事物,展现给人们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
广袤的北疆之秋给摄影人提供了丰富多姿的摄影题材,满怀激情的摄影人徜徉在这人间天堂。喀纳斯湖的佛光令我感慨万千,那天到达喀纳斯湖观鱼台山脚下时,云雾低垂,不见阳光,可影友却没有有气馁,背着器材拾阶而上,导游说上下一个来回2000个台阶。踏上第666个台阶时,第一滴雨点打到了我的脸上,看到周围有上了年纪的人拄着手杖和我们一起前行时,我似乎看到了苏东坡的《定风波》中的情景: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我们赶到观鱼台的亭子时已经是风雨欲来烟满楼,山下已然白茫茫一片,喀纳斯湖把她神秘的面容隐藏在了云雾之中,不见其神采。霎时狂风大作夹杂着豆大的雨点劈头盖脸而来,转而雨点变成了雪花和冰雹随风扑面而来,1000个台阶的距离就让我们经历了山下闷热的夏天,山腰凉爽之秋,再到山顶寒冷的冬天三季的变化,这也许就是北疆魅力所在之处吧。神奇的喀纳斯湖瞬息万变的天气考验着这群摄影人,狂风暴雨后,喀纳斯湖在重现的阳光下悄然揭开了面纱,湖面宛若一块巨大的翡翠镶嵌在层林尽染的秋林之间。一道彩虹赫然跨喀纳斯湖而过,一头在湖这边,一头在湖那边,云雾缭绕在彩虹间,宛若人间仙境。突然人群一阵骚动,定睛望去,眼前逐渐显现出一个半圆形的巨大的彩色光环,赤橙黄绿青蓝紫,七色俱备,鲜艳夺目,下部则没于云雾中。随着云雾的浓淡变化,光环色泽也时深时浅,时明时暗,传说中的佛光就呈现在我们眼前!无限风光在险峰不因山脚下云层低垂而放弃,不因半山腰的风雨而放弃,坚韧的摄影人终于见证了这难逢的可遇不可求的美景!这神奇的仙境是对这群摄影人坚韧、不放弃的精神的最佳褒奖!
最后一个创作点是据说有6500万年的历史的木垒县的胡杨林。矮如龙蛇数变形,蹲如熊虎踞高岗。嬉如神狐九尾,狞如夜叉牙爪张从此诗中可以领略到胡杨林的之壮美。当进入胡杨林时,才能真正感受到胡杨生长的环境是怎样的恶劣,干涸的土地尘土飞扬,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无法相信这样的环境居然会有生命!每一棵活着的、死去的胡杨都用自己不朽的的灵魂守卫着自己的家园!千姿百态的胡杨在夕阳下给了摄影人大量的灵感,影友们仿佛走进了艺术的殿堂,手中的镜头无法停歇。在惊叹胡杨林顽强生命力的同时我却看到了令人心痛的一幕,胡杨林中的一颗结满红果子的小树苗被踩断,无声地躺在干旱的盐碱地上,小树苗上的颗颗红果如滴滴鲜血,在夕阳下鲜红刺目,仿佛是在控诉着人类粗暴的行为,这个残忍的镜头对我们摄影人是多么大的讥讽啊!摄影人怀着对胡杨林的渴望和敬畏,怀着礼赞胡杨生而不死一千年,死而不倒一千年,倒而不朽一千年的精神,来到这片风沙肆虐、盐碱侵蚀的土地,却为了一个美妙绝伦的角度,无意中侵害这这片土地的小生命,这种对生命的无视、践踏和摄影人弘扬胡杨的顽强生命力的初衷却是相悖的!也和摄影人弘扬真善美的理念背道而驰!这一幕令我久久不能释怀,让我对这片充满传奇色彩的土地感到深深的内疚。也许,我们应该扪心自问一下:我们为何摄影?我们摄影是为什么?
历时11天的创作行程结束了,这是一次放飞心情,涤荡灵魂的旅行,北疆已如一幅色彩浓烈的油画镌刻在了我的心中。如果说南方山水的灵秀之美宛若小楷,温润、可人,那么北疆地貌则是一幅豪放洒脱的狂草,俊朗而不羁,他敞开热情的怀抱,接纳了来自南国的63个摄影人,极力展现着北疆金秋最具魅力的风采。2000多公里的征程中摄影人们不畏辛苦的坚韧精神,和对摄影爱好的孜孜不倦追求精神,以及满怀创作的激情深深感动着我!北疆的秋日色彩斑斓,层次分明,河流潺潺,牛羊成群,天气瞬息万变……这一切为影友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我们的影友也没有辜负北疆之盛情、之美意:为了晨光早起、为了夕阳晚睡、为了牛羊东奔西跑、为了星迹持续数小时的等待……所有的辛劳都将化作一幅幅美丽的作品呈现在大家面前,也许其中有些许失误、些许遗憾,但这失误、这遗憾又何尝不是给我们和北疆再次约会的一个理由呢?

摄影旅游途中的花絮